呈贡人说呈贡,可以这样说
呈贡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龙潭山“昆明人”遗址是3万年前人类繁衍生息的见证;天子庙、王家营古墓群……古滇文明从这里发祥;抗战时期西南联大迁址于此,冰心、费孝通、沈从文等文人学者荟萃呈贡;板凳龙、秧老鼓、花灯歌舞,浓郁的民俗风情传承至今。在呈贡,赏尽湖光山色,聆听渔舟唱晚,阅遍旧屋故居,滇池堤坝观鸥戏水、看日升月落,理想的游览胜地,就在这里!
整个呈贡的旅游核心,主要有两条主线,其一以斗南花卉为特色,游玩线路可以这样设计,斗南花卉特色小镇—呈贡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三台山公园所组成的旅游空间,三台山、冰心默庐、张天虚故居、文庙片区开发建设及呈贡老街保护,这条线路的主线是历史文化、抗战文化、西南联大文化学术研究精神,适合对名人故居,历史文化有一定了解和兴趣的朋友。
张天虚故居
张天虚原名张鹤,字友松。著名“左联”作家。呈贡龙街人,也是近代史上的呈贡历史名人。近年来有关张天虚的文章著述颇多。张天虚本人著作《铁轮》等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张天虚故居建于 1890 年,为土木结构前三后三中三四耳传统民居,四合院二层楼民居建筑,前三间临街为铺面。坐东向西,占地面积 192.5 米。1986 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 年重新维修后开放,陈列有“革命作家张天虚生平展览”,被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 年列为市级挂牌博物馆。2011 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 年 12 月,被市政府公布为昆明第五批文物单位,保护范围以故居四周围墙为起点向外推,东西南北各限定了保护范围。
地址:老城区龙街中段
古城魁阁
古城魁阁,魁阁为三重檐四角攒尖土木结构琉璃瓦屋面建筑,屋顶造型独特,宛如古代武士头盔,较为少见。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 年),民国十一年(1922 年)重修。抗战时期,从 1938 年到 1946 年,云南大学社会系研究室迁此,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等 10 余位学者曾深入呈贡、禄丰、易门、玉溪、大理等地调查,完成了《云南三村》等调研文稿,曾被称为“魁阁学派”。魁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独特的建筑艺术价值。魁阁是呈贡地标性建筑,被列为昆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呈贡老城西南三百米古城村
冰心默庐
冰心默庐原名“华氏墓庐”,为三间六耳四合院民居建筑。冰心用“墓”之谐音,取名“默庐”。以此纪念她在昆明的日子和对呈贡人民的深情厚谊,人们将此地誉为“冰心默庐”,并建成了冰心纪念馆。
抗战时期,1938 年至 1940 年冰心一家居住于此。冰心在此创作《呈贡县立中学校歌》和题写“谨信弘毅”校训。作家取“墓 ”的谐音字“默”,于 1940年2 月 28 日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散文《默庐试笔》赞美呈贡的风光及景物,“默庐”雅号流传至今。为纪念冰心,人们将此地誉为“冰心默庐”。2005年6—9 月政府拔款保护维修。被列为昆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昆明市呈贡县三台路 38 号 ( 县武装部院内 )。乘车线路 : 可由昆明乘 12 路公交车到呈贡 , 或自驾车前往。
张氏宅院
建成于民国十二年 (1923 年 ),原为盐商张刚私宅。张氏宅院坐东向西,采光不是很好,但是屋子窗户比较大,光线不是很暗。建筑呈长方形,占地 633平方米,是一座带前庭的合院建筑。主体四合院建构规整,重檐二层土木结构。正房和对厅为明三暗五间,前置廊厦;耳房各三间设厦柜,带垂柱;其抱头梁、垂柱、雀替、额枋、檐板以及门窗等均有精细木雕;其中耳房垂柱采用浮雕、圆雕、透雕等手法雕制的吉祥组雕尤为精彩。天井铺青石地墁,存须弥座花台两座。花台四面镶砌有《吾庐记》《勤俭为家庭之模范》《道德为治家之根本》《训诫家庭恶弊》四块碑刻及唐诗等,记述了张氏治家的理念。张氏宅院是近现代优秀传统民居建筑,抗战期间,查阜西、郑颖孙、张充和等文化名人曾在此居住。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呈贡老城区龙街 1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