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秦淮河的桨声灯影还是闪着五彩霞光的大报恩寺虽然白天人满为患,可一到晚上光影阑珊的就像变了一个样子是那个古都金陵的最初模样
在南京,有个六百多岁的古典园林建筑群,叫瞻园。
讲真,白天里的瞻园小楠我去过无数回,作为曾经大明王府和太平天国博物馆,又是新白娘子传奇的取景地,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没想到一到了晚上竟是这幅模样!
踩着古老石板路,向北顺着碑廊、扇亭走廊拾级而上,通过一扇小门、廊道便入了北园。
逐月楼、船坊和明志楼,虽还是老样子,可当五颜六色的彩灯妆点起整个庭院,连平日里十分抢镜的垂柳在灯光的对比下都变得黯淡下来,仿佛走进了某个大家闺秀的后花园。
夜色中朦胧的亭园,此时此刻,如果一个身着古装的女子正在亭园里吹箫抚琴那又会是一副怎样的画面?
门户紧闭的一览阁,里面却灯火透亮,和白天大不相同的是晚上的瞻园,没有了熙攘的人群,你只需要安安静静地放开心扉去想象,去感受着满园的清幽即可。
虽然夫子庙白天不好玩,全是商业街,人又多,可是在南京,一定要趁着夜色去看看秦淮河,坐上个画舫,桨声灯影这个词似乎就是专为夫子庙而生。
标志的“天下文枢”牌坊下面、文德桥畔,停靠着一排画舫,角落处,就是游船码头了。画舫既有北方马车的华盖车身,又有南方水乡的摆渡船底,不算大,每船二十来个人,坐满开船。也有小小的乌篷摇橹船,速度略慢一些,在秦淮河划开一池灯影。
晃动的灯影在迷离间,看故事和岁月从河中缓缓而过,时光好像开始变得倒流了,只有夜夜笙歌才能诠释秦淮河的美。
从古到今,她就是这么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多少说不清道不尽的人间往事,追寻着桨声灯影,融合着秦淮烟雨,从这里悄然发生,亦或是悄然落幕。
当你上一秒还沉浸在倾国倾城的秦淮八艳故事里浮想联翩,朱雀桥、文德桥上的一轮明月早已徐徐升起。当岸上大成殿的钟声响起,东市西市亮起了灯笼,抬头是飞檐翘角,低头是青石地砖,一下又把你生生拉扯到了另一个朝代。
夜暮下的秦淮河畔,就是这么水韵十足。秦淮河边找一家小店,坐下来喝喝茶,静静地和朋友聊天,倒是不错的选择。
相比夫子庙,老门东无疑更加接地气,这里可是南京曾经的城南中心,人文荟萃,商贾云集。
旧旧的砖瓦房,宁静的石板路,扑面而来的古风古韵,随处可见的绿植,还有夜晚闪烁的灯火霓虹,给古旧的街道增添了一丝丝鲜亮。
一条条老街巷沉睡的样子,和白天的喧嚣很不一样,穿行其中,还真有点世人皆睡我独醒的感觉。
小巷子里隐藏着一家家精致的小店,想听戏你可以去德云社;想看书你可以去骏惠书屋,青砖黛瓦、朱窗绿意,修旧如旧的感觉也很棒。
老门东的小吃比夫子庙更加诚意十足,蒋有记锅贴、蓝老大糖粥藕、梅花糕...全是名副其实的南京老字号,当你夜行至此,我反正是忍不住!